金秋的沂蒙气候宜人,硕果累累。18日,莒南县大店镇前官庄村里锣鼓喧天,比过年还要热闹,全村男女老少扭着秧歌,夹道欢迎来自远方的恩人。由大众报业集团、山东省地矿局共同出资200万元打通的新井,当天举行通水仪式,甘甜的自来水通到了村民家里,全村760口人的吃水难题彻底得到解决。
大众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傅绍万,山东省地矿局党委书记、局长郑金兰,大众报业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编辑郝克远,临沂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第一副主任朱绍阳,临沂市委副书记申长友,临沂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建华出席通水仪式。
莒南大店镇前官庄村地处山地丘陵地带,常年降雨量少,十年九旱,人畜饮水都很困难。“夏季雨水多时靠拦水的小水坝取水,稍遇旱天,村民早上4点钟就得起床排队等水,肩挑人抬才能吃上点水。”该村党支部书记杜玉山介绍。
今年3月,大众报业集团和山东省地矿局在此地找水打井。素有找水“王牌军”之称的省地矿工程勘察院(801队)受命进村。经过185天的昼夜施工,打出195米深水井一口,铺设主输水管道2300米,分输管道5000米,安装了全部饮水和供水配套设备,村民没花一分钱,清洁、卫生、安全的自来水就通到了家里。
郑金兰在讲话中说:“这口井是甘甜的矿泉水,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达到了天然饮用矿泉水的标准,这是乡亲们的福气!大众报业人和省地矿人有一个约定,要为解决老区人民的吃水困难做一点实事,我跟傅总有一个承诺,只要老区人民的吃水难题解决不了,我们就要一直把水找下去。”
傅绍万发表了饱含深情的讲话。他说,从1941年到1948年,大众日报在莒南办了7年。战火纷飞的岁月,大众日报的前辈与乡亲们同生共死,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是乡亲们给我们提供吃穿,敌人扫荡时掩护我们。现在为乡亲们打一眼井,是党的新闻工作者替党为老百姓尽了一份孝心。”傅绍万指出,现在,中央要求新闻单位认真落实“走、转、改”活动,大众报人要按照中央要求,走出城市的高楼大厦,改变官腔、洋腔、学生腔,走进乡村、工厂,回忆传统,知根知本,走到百姓中间,把报纸办得更受百姓欢迎。
朱绍阳代表临沂市委、市政府作了讲话,他说,战争时期莒南人民为大众日报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现在,大众报人也没有忘记我们,为乡亲们送来了及时雨,打出了矿泉水,吃水不忘打井人,乡亲们要牢记这份大恩大德,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近年来,大众报业集团心系临沂革命老区,联合省地矿局每年为临沂老区群众办实事、干好事,针对老区人民吃水难的问题,5年的时间为沂水县云头峪村、连崮峪村,沂南县马牧池乡小洼村,莒南县大店镇前官庄村先后打井4口,总投资达到700多万元,4000多名村民彻底告别了吃水难。
大众报人对根的深情
——— 莒南县大店镇前官庄村通水侧记
“今天我放下了正在扒着的玉米,来看看为我们送来甘甜自来水的恩人!”18日,前官庄村72岁的村民鲁从荣挤在欢迎的队伍里,笑呵呵地对记者说,现在正值秋收,村民都在忙着收玉米、种小麦,但18日一大早,全村的男女老少都暂时放下了手头的农活,涌上了街头,挎着装满了山楂、枣、核桃的竹篮夹道欢迎为他们送来甘泉的大众报业集团和山东省地矿集团的“恩人们”。为表达满腔的喜悦之情,乡亲们还擂响了喜庆的锣鼓,扭起了欢快的秧歌。这熟悉的一幕让人想起当年乡亲们欢迎凯旋的子弟兵队伍的场景。
鲁从荣与老伴在家生活,儿女们都外出打工,“不愁吃穿了,最愁的是吃水!”一年到头老两口轮着挑水喝,年纪大了挑不动,一次只能挑半桶,前段时间,鲁从荣就在井台上摔倒了,在家躺了一个多月。“早上去村口的那口老井里挑水,4点就得去排队,后到的只能刮浑水喝。挑回家的水除了吃,就不舍得用了,一碗水,洗了手,洗衣服,洗了衣服浇地,反复用好几回!”“我们是天天盼,年年盼,就盼能喝上口通到家里的甜水。没想到,说通还就真通上了!真是感谢这些恩人们!感谢党和政府的恩情!”18日,拧开水龙头,望着哗哗的流水,杜振福一家说不尽的感激之情,发自内心的笑容在阳光照耀下愈发灿烂。
村民们说不尽的是感谢,大众报人道不尽的知本报恩。锣鼓喧天的欢迎队伍中,大众报人和沂蒙山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这欢乐的时刻洋溢着血浓于水的殷殷深情。从大众日报在炮火硝烟中诞生那天起,沂蒙人民就把她当成了自己的骨肉,而无论到了什么时候,大众报人也始终对沂蒙人民满怀感恩之情。
通水仪式上,一直忙碌着的大众报业集团社委委员、工会主席耿春平脚不沾地,脸上渗着细细的汗珠,但他直呼“心里甜滋滋的”。他告诉记者,这几年他是大众报业集团里出差最勤的人,而目的地只有一个——— 临沂。“5年来,我没出过省,更没出过国,来了临沂50多趟,与省地矿局的打水专家就在临沂最偏远的山村里跑,为最缺水的百姓解决吃水难题,这是集团党委给我下达的光荣任务,很高兴我没辱使命。”
耿春平告诉记者,他们5年来在临沂成功打出了4口井,“当年,大众报业集团在临沂打的第一口井没打出水时,大众报业集团的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傅绍万说,‘我们就是买车送水,也要解决老区人民的吃水问题!’正是凭着这种决心,又找到了省地矿局的专家,利用国内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后面的4口井都成功出水,且水质都特别好!为老区人民做点实事,好事,我们每个大众报人都感觉很应该!因为曾经是沂蒙人民养育着我们大众报人!”
这几年来,一直与耿春平同往的是省地矿工程勘察院副总工程秀明,他所在的801大队是全国响当当的找水“王牌军”,被老百姓亲切地誉为“水神”。在开通仪式现场,他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据他介绍,临沂这些较偏远的山村都处贫水区,在这里找水,非常困难,但大众报人对老区人民的深情厚谊感动了他。每一次为老区人民打出水,他都感叹:“为老区找水打井,是人生最幸福、最激动的时刻”。
一把自家地里产的花生,几个树上刚摘下来的核桃,一个劲地往大众报业集团和省地矿局的领导职工手里塞。感激感谢,从他们朴实的笑脸中表现得一览无余。但更让人感动的是大众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傅绍万的讲话。他把大众报业集团为老区人民打井,比作是“儿子对母亲的孝顺”。“母亲是我们每个人最牵挂的人,对她的感情最深,我们对她要早报答,报答好。大众报人从来不缺少责任感和正义感,我们要走进百姓中间,记住曾养育我们的父老乡亲便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根,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打井是我们大众报人为老百姓尽的一份孝心。”( 文美)